前進越南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加入會員
樓主: 青莲
收起左側

人不能执迷在幻化之中

  [複製鏈接]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2-25 14:19 | 顯示全部樓層
看別人不順眼,是自己修養不夠。-靜思語-
《白话佛法》真正了解佛法,成为人间菩萨(二)

(1)
师父继续给大家讲,佛的智慧,佛菩萨的智慧。用一个人所有的聪明智慧,所有的思维填满了,也没有佛菩萨的智慧。师父给你们举个例:一头象走到海边去喝水,象的肚子这么大,可以吸很多水,你们想想看一头象的肚子再有多大,能把这个海里的水吸得完吗?佛法浩如烟海,你学得再多能把佛法学完吗?同样,一只蚊子吸血,也喝水,蚊子跑到大海里去喝,首先,象和蚊子的区别已经很大了,但是蚊子喝满了水和象喝满的水是不是一样,是不是同一个概念?是一个概念,都是饱了。有些人学佛像大象喝水一样喝的多,学佛法学的多,而有些人像蚊子一样喝一点点,就以为学到全部了,而你们就喝了这么一点点水,认为饱了,因为你们的肚子感觉饱了。实际上用佛法来讲,佛法这么多你学这么一点点,怎么可能够呢?佛法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你怎么可能把它全部学完呢?


(2)
你怎样来学佛法?有一个方法,你可以把所有的佛法基本上都学到。你这样想,因为这个海水本来就是你的,你就是佛菩萨,只有你是佛菩萨,你才能享用这么多佛的源泉,因为你已经明白水中所有的物质了,它有多少分子结构,有多少矿物质、碳水化物等等,如果你什么都明白了,这个水到你这里就自然变成你的了。如果你什么都不懂,喝了一口海水,然后说:这个水怎么是咸的?其实海水本来就是咸的。就像很多人学佛法一样,嘴巴里吃着糖,去喝海水,认为海水怎么是甜的,这就是为什么佛法学到后来,各人有各人的想法,各人有各人道场,每个人的讲法都不一样了,都以为自己是正法,偏激地认为自己的都是正法,其他都是邪法。师父从来不讲别的法门的对与错,师父告诉你们跟随观世音菩萨走,师父讲出来的话,大家用佛心衡量能接受的就是正法。

为什么正的东西大家都能接受,因为正的东西是和你本性,心心相印的,能让你的本性去接受它的,而且这个接受是非常的重要。比如,学佛法能求钱财吗?学佛法应不应该收人家的钱呢?学佛法应该不应该救度众生?现在有多少修行人,能走出来给人家讲解佛法的?如果你去问他们,他们不多讲话,其实他们学的也不少,但是他们学了,也不一定能讲得出来,也不能责怪他们,因为有个理解的问题,明白了吗?


(3)
要记住我们学佛学法,要把自己融入佛海里, 想想看,这个大海不就归你了吗?否则你只是蜻蜓点水,点到为止,还以为自己吃得饱饱的呢,开心得不得了,太少了,佛法太深奥了,你学到的只是一点点皮毛而已。有一句话叫瞎子摸象,瞎子从来没有看到过象,一个瞎子跑过去摸这个象,摸到象的鼻子,然后说,象是一条长的。另一个摸到象的肚子,然后说:不对,象是圆的软软的,像皮球一样。你们想想看,他们所想象的只不过是接触佛法的一点点,而不能宏观地去看问题,用现在话讲叫做“宏观”,就是全面的来看这个事物,学佛学法要全面的来看事物,而不是片面的。

报身佛,就是说这个人在人间已经拥有了佛的智慧。必须有佛菩萨的忍耐,师父是忍辱精进,你们不要因为自己做了一点点事情,人家讲错你一点点话,就感觉难受啊,受不了了。一定要学会忍辱,要记住,人总会被人家讲的,你做得对了,人家会讲你;你做得错了,人家更要讲你的;你不说不讲,人家也要讲你,这就是现在这个“社会现象”。要坦然处之,讲就讲了,有什么关系呢,自己做得对,人家讲过你之后会悔悟的,以后人家还是会对你好。你有本事给人家讲不倒,证明你是真的;你被人家讲了之后倒了,我不做了,你就是倒了,你就是被人家讲着了。自古以来谁人不被人说?许多有卓越贡献的领导人口碑再好,也会有人讲出他不好的话。要做好心理准备被人家讲,人家讲你是给你机会,让你来进步。如果没有人家讲你,你就进步不了。如果师父不讲你们,徒弟们怎么会努力精进呢?


(4)
永远不要忘记我们自身也是佛,自身是佛,才能做到像佛一样的行为;如果心不正,就做不了佛。师父告诉你们,报身佛就是人间佛,是正定的享受。人能够定得下来,而且心很正,这叫正定享受。只有当一个人很正,心能定得下来的时候,这个人才能得到真正的享受,实际上是享受境界,犹如有高尚境界的人,帮助了别人,感觉是自己的快乐,因为到了这个境界,才能享受;同样,帮助了别人,觉得自己吃亏了,失落了,就没有到这个境界,就得不到这个享受。

做一件事情,如果你没有做到,大家都没有做到,这个事情没有做成功,有些人会很痛苦,而有些人就很开心,为什么?很痛苦的人认为这次失败了,没有下一次了,因为他不想再做了;而开心的人,“哦,原来这次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这个道理,哎呀,下次我肯定会成功”。同样一件事情,心正能定得下来,就会继续努力,不被困难所压倒,这个人才能成功,这是真正的享受。



源于《白话佛法》第二册30.真正了解佛法,成为人间菩萨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3-5 06:26 | 顯示全部樓層
太陽光大、父母恩大、君子量大、小人氣大。
本帖最後由 青莲 於 2025-3-5 06:27 編輯

      《白话佛法》化人身为法身,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
(一)
娑婆世界的主人实际上就是报身佛。如果你们能够在这个世间做主人,你就是一个佛菩萨,你就能控制这个世间所有的精神和物质。

师父给你们讲过,师父是境转而心不转,师父是让境界随着我的心转,而不是我的心随着境来转。师父喜欢给你们用白话讲解佛法,比如,一件事情人家不肯去做,你要用佛菩萨的智慧让境转而心不转。如果你让这个人今天很恨你,也可以让这个人今天很爱你,这就是心境的转变。爱和恨本来就是一个冤结的东西,有爱就会有恨,有恨一定会有爱。每个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,任何事物都会变化的,你今天有本事让他骂你,我相信你有本事让他说你好话,这要看你的智慧了。

什么样的人不会失败?懂得环境的变化,这个人就永远不会失败。什么样的人会成功?知道所有外围的世界(事情)的变化,他会顺应潮流,他就永远不会失败。人要学会适应环境,适应潮流,人家变,我变,人家不变化,我也要变化。学佛也是这样的,今天学到这个新的法门,你觉得好不好?好!你就好好地学,其他的法门也好,有了其他的法门作底子,学这个新的法门会更快。其他法门基础的东西,学一点也是好的,师父不是不让你们学,是怕你们学歪了,找不到方向,因为你们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和理解力,并且很难碰到明师指点,所以你们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

(二)
师父接下来给大家讲,释迦牟尼佛在世时,是化身佛,释迦牟尼佛当年在印度做太子时,几乎没有报身,非常干净,非常好。释迦牟尼佛从天上下来,就是来弘扬这个宗教的,这个宗教就是佛教。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之前,释迦牟尼佛祖也头痛了三天,也就是要把人世间的一切都还掉。

在人间最好的方法是狂做功德,自己的功德做得越大,在天上的果位就越高。你在人间拼命念“阿弥陀佛”,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里就会有一朵莲花,你念得越好,这朵莲花就开得越茂盛,长得就越大。等你走了,到了天上的时候,在八功德水里洗一洗,然后就坐在莲花上,因为你上去的不是肉身,是灵魂,灵魂是很轻的,而且需要很干净。在人间修,天上就有莲花,有果位。人间做恶事,天上一定会给予惩罚。师父给你们从天上讲到地下,其实师父不大愿意给你们讲地下的事情,因为讲多了你们会做恶梦。


(三)
释迦牟尼佛当时是化身佛,他有两种形态在世间:第一种形态是示现不同众生的形体而存在,就是说佛菩萨有时现的形体是不同的众生。比如,你当医生了,在医院里弘法的时候不是穿着白大褂吗?这时你就示现的是一位医生在弘法。如果穿上西装打上领带,作为一个商人,这时你的周围都是商人,你度化他们时,你就示现商人来弘法,来度化众生,这是有形有体的,是用不同的肉身来弘法,来救度众生。释迦牟尼佛当年做太子时,他就悟出了这个道理,出家做和尚,他知道这个世界太苦了,到了后来他又成为佛菩萨的形象,到处讲经说法,这就是用的肉身。

第二个形态是无形无神,无影无形。无影无形是一种光能的形式存在。光能是当你们看到观世音菩萨,实际上看到的是光,你们看到师父头上有光吗?这就是光能,世界上任何一个物质都可以把它分解开,如一根头发可以把它分解,水可以分解,人也可以分解,什么东西都可以把它分解。当一个人死掉后,因为人 70-80%是水,到后来就剩骨头了,肉体都是水,就化掉了,无形无影。无影无形之后,实际上进入灵体世界,境界高的人就是菩萨。我们看见的菩萨下来了,就是无影无形,看见了有,一会儿又没有了。

第一种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,观世音菩萨化作一个出家人来到这个世界;大势至菩萨化作一个在家的众生修行,都是菩萨。有的菩萨化作一个出家人,有的菩萨化作一个在家众。如果你们哪个人是菩萨的化身,那你现在就是在家众的化身,在家众就是在家里修行的人,不是出家的人。

第二种是有修证功夫的,乘愿再来的。修证就是说这个人已经得到证悟了,有这个功夫,他乘愿再来,他已经是菩萨了。“我要到人间去救人,我要到人间去救度多少多少人,一定要让这块土地上的人都开悟,把这块土地变成佛净土和乐土。”这就是乘愿再来菩萨的愿力。乘愿再来的菩萨,你们可以见到,可以感觉到他身体发暖,乘愿来的人,身体是发暖的,而有的人发光,就是身上有光亮,如果这个人大家称为是菩萨的话,他一定会发光,身上要热。师父带你们拜菩萨的时候,你们的身体就会发热。师父在开法会的时候,你们可以看到师父头上的光,有一位听众就拍到师父头上的光环。


(四)
师父给大家讲几句心里的话:
当你有办法的时候,别人就拿你没办法了。当你能够主宰自己心灵的时候,人家就拿你没有办法了。你想让人家拿你没办法,你最好是自己有办法。

知足心常存,就是我们知足的心要常存在世间里,心里要常常感觉很知足。不良的好胜心要常灭,知足心常有,好胜心常灭,安闲自在。你不去好胜,不去争斗,你就非常安闲自在。

临生有何喜?临死有何惧?活着的时候是稀里糊涂生出来的,死的时候也不要去发愁害怕,重要的是要知道今后往哪里去。自己的修为是指导你往哪里去的最好目标。

若悟空性法,无生亦无死。若悟空,就是你已经开悟了,明白整个人生都是空的。有这么一个心法,心里明白,如果你知道人生怎么办的话,无生亦无死,你会没有生与死的概念,无生无死就是空,这就是菩萨的境界。



源于《白话佛法》第二册31.化人身为法身,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3-13 00:54 | 顯示全部樓層
脾氣嘴巴不好,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。-靜思語-
本帖最後由 青莲 於 2025-3-13 00:57 編輯

《白话佛法》用如来心,学佛度众,善观因缘

(一)
今天给大家讲如来心,真如佛的意义,如来心就是真正的佛菩萨的心,它里面有一层含义,如来心就是真如心,真实的真如佛心就是如来心。如来心是真正的,真实的,坚强的。如来心就是你对这个佛性和佛心没有丝毫的怀疑,这里面还包含着随缘心、清净心,还有涅槃心。学佛要学真正的本性和真如佛心,你真正的原始来的佛菩萨的心,就是本性,就是如来心。大家知道涅槃就是把这个世界看成无常的,自己开悟了,完全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真实性,你的心和原来一样,就是如来心。

佛菩萨告诉我们“不要明说”,就是不能对一些没有悟性的人直接去说法门,不能明确地告诉他们,不能明说,学佛修心最需要的是自己先开悟。因为你告诉他这个法门之后,如果他不好好地学,不好好地修,不开悟,对你来讲更不好。最好的方法是由自己先开悟,然后启发他们的悟性,让他们自己来感悟,感受,然后明白,这个明白是从心里的明白,而不是听人家说了之后才明白的。比如,当自己明白一件事情的时候,自己会恍然大悟,而人家给你讲了半天,就算是明白了,也是似懂非懂,不是彻底地开悟,明白了吗?你讲的东西他不能接受,因为他没有达到理解你所讲的这个理论的程度。当他达到理解你所说佛理的程度之后,你说什么他才会相信。

(二)
师父现在给你们讲三点,教你们自己怎样来开悟:

第一,行菩萨道,就是走菩萨正在走的路,菩萨在救人,我们也救人。菩萨在做功德救度众生,我们也做功德救度众生。菩萨持戒修十善业,我们也持戒修十善业,这叫行菩萨道。

第二,累积福德。福德和功德是两个概念,福德就是做善事,做很多善事来改善你的因果。但是善事,不能代表你的功德。所以劝人学佛必须先从福德开始,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善事都不愿意做的话,这个人是不会做功德的。如果这个人一点好事都不肯做,你说他能做功德吗?绝对不会做的。只有当善根、智慧、定力,这三个因缘成熟的时候,才能成为一种很强的功德,就是一个人的善根本性最要紧,也就是说,这个人的本性很好,良心很好,才能具备修心的基本条件,然后慢慢地修,要修出智慧,才能越来越接近佛法开悟。

第三,要有定力。许多人学菩萨,智慧有了,但是缺少定力。你们知道定力是从哪里来的?它是修炼而成的,有了智慧,一定要有定力。学佛学法,学到最后如果没有定力,就不能达到佛的成熟性,也就是说,要达到佛的境界,首先,必须要成熟,这个成熟就是师父给大家讲解的从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境界。如果你想圆成佛道,在你做菩萨的时候,要有智慧,要有定力,而且要有本性,具备这三个条件,才能向菩萨界圆满过渡,最后达到佛界。如,这个人很聪明,很会度人,愿做功德,很有智慧,可以定得住自己,不受各方面的诱惑。如果这样修下去,就基本上圆成了菩萨道,但这个圆成是相应的圆成。

菩萨告诉众生,要善观因缘,你要学会善于去观察人家的因缘。比如,今天这个人与这个人关系很不好,很不开心。你首先要懂得去看,去观察这两个人的因缘果报,这叫善观因缘。很多人就是不懂,父母在吵架的时候,这个孩子非要插嘴,结果一个嘴巴被打上去了,这就是不懂得善观因缘。要救度众生就要懂得善观因缘,你要想救度他,首先要看看这个人和你有没有因缘,你有没有这个缘分去度他,去救他。如果这个人很恨你,不愿意理你,你去给他讲法,你不是去碰钉子吗?人家看见你就讨厌,这时你能救度他吗?如果这个因缘成熟就直接开示。比如,这个人学过佛法,你就直接开示,直接给他讲法。师父因为有着看图腾的功能就是直接开示,当然师父直接开示要比你们好,因为你们看不出来他的因缘,只能说你要好好修啊,也许人家会说,“你还没有我修得好呢”,所以要善观因缘。

(三)
下面师父继续给大家讲,如果你不去善观因缘,直接去开示,会让这个缘没有成熟的众生,得到害处。如果去劝说人家的时候,这个人的因缘还没有成熟,你就直接给他讲应该做什么做什么,实际上你是害了他。比如,你劝他,他不听,就算他嘴巴上不说,而心里已经不开心了,心里就会生出一种意念,实际上你已经害他意识造业了,他心里在恨你,然后再胡说,那你就更造业了。他造业,你也造业,所以不成熟的人,不能去度,没有办法。佛菩萨都不能度尽众生,何况我人之辈呢?你们只能挑已经成熟的果子来摘,而不能把那些没有成熟的果子摘下来,道理是一样的。有些人根本不开窍,你给他讲啊讲的,到后来他还会骂你,你又造业了。因为他们的善根福德,尚未具足。犹如一个人饭吃不饱,衣穿不暖,你去给他说:“你拿点钱出来投资好吗?”他没有这个缘分,怎么来参与这些投资呢?对不对?这就叫看缘分,而且要具足才能去救他。

另外在这个人因果还没有正式成熟的时候,你不能直接地去说法界的实相(法相实相),也就是当这个人什么都不明白的时候,你不能告诉他这个世界的真相。比如,很多人很满意他的人生,而且感觉活得很开心,整天喝酒吃肉、跳舞唱歌,感觉自己很有钱。这时你去跟他们说:如果你们这样沉沦下去,会上不了天,到不了西方极乐世界,会落入六道轮回,受苦无穷限。他们可能会立刻给你一个嘴巴,说你有病。因为他们缘分还没有到,所以不能跟因缘没有成熟的人去讲法界的实相,讲这个世界实实在在的实相,这个世界真实的面貌,因为这个世界是无常的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这就是实相。

(四)
因为他们缘没到,所以没有办法在心中生起一种平安和忍耐之心。比如,稍微有一点钱的老板,今天想着投资,明天想着做这个,又想着做那个,天天不停地想,天天冒险,他们永远不会平安的。要记住不论做什么事情自己要平安,要忍耐,平安就是福,千万不要去贪,只要贪就会有危险。永远要有一个平安心,不论做什么事情,能不能成功,要有忍耐心,要学会无所谓,一切随缘。

学佛法要学境界,要放弃贪瞋痴,随遇而安。对众生要有缘分的才能救,自己的努力加上师父的加持才能达到效果,才能成功。如果师父拼命地加持,而你不念经,是不能改变你的因缘的。听佛法的人,如果他们的善根不具足,没有很好的善根,没有很好的福德,就会诽谤你,讲你不好,对菩萨未来的道业造成业障,就是说对菩萨今后将来在人间弘法会造成业障。比如,那些缘分不成熟的人,就先留着,等师父去度他们的时候就比较圆满了。因为你们去给他们讲时,他们不信反而会很恨你们,会感觉心灵法门如何如何的,等师父再去给他们弘法时,他们在心里已经有一种障碍,就会造成业障,因为有一个先入为主,我不开心了,我不听了,实际上你在弘法时已经动了人家的因果,他本来不相信的,你让他非要相信的,所以就造成了障碍转成业障。


源于《白话佛法》第二册32.用如来心,学佛度众,善观因缘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3-20 00:27 | 顯示全部樓層
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用心,但不要操心。
本帖最後由 青莲 於 2025-3-20 00:30 編輯

     
    《白话佛法》第二册33.离欲梵行,成就佛性
(一)
师父今天继续给大家讲二地菩萨,师父先把二地菩萨的境界告诉大家。二地菩萨也叫离垢地,“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,名离垢地,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,证最胜功德戒波罗蜜为增上”,这是二地菩萨的境界。二地菩萨是以十善业自利利他,来帮助人家,来帮助自己的。就是说自己受到十善业的利益来帮助人家,来完成这个利益。二地菩萨的境界就是从初地进入二地之后,境界开始有新的转化了,这个转化就是他的光明心。

因为二地菩萨有一个光明心,就是明亮心,开悟的心。二地菩萨的光明心会慢慢地,渐渐地成为大慈悲心。慈悲心人人皆有,但是少了一个“大”字,大慈悲心,大愿力心,大福德,大舍心,就是说必须每天每时在心中要有慈悲喜舍心,但必须是大的。什么是大,什么是小?比如,我今天许愿,观世音菩萨我一年吃一天素,或一个月吃两天素,这都是小的。大的是:观世音菩萨,我发愿救度有缘众生。一定要懂得愿力是很重要的。地藏王菩萨发愿“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”虽然地狱还没有空,但是他的愿力成就了他的果位。为什么一个人发愿后没有成功,也会有果报?比如,你诚心地想去做一件事情,如果没有成功,但是你真的愿意去做,就有功德,必须要发出大愿力。

另外,等到你们的大舍心、大福德、大愿力、大慈悲心生出来的时候,就是在慢慢地洗涤你们的心灵,把你们的心洗干净。当你们的本性干净时,就能看到干净的本性,就逐渐地脱离了沉浸欲界的染著。当你慢慢地经过这些洗礼,你的心境就慢慢地开始脱离了欲界天。


(二)
师父讲给你们听,过去的和尚,就能脱离欲界天,因为他们在山上坐在庙里修心,不近女色,不近钱财,对什么都无所谓,就知道好好地修心,就可以达到脱离欲界的境界的染著。著就是污染。现在每家每户都有报纸,你们会不会去看那些不该看的版面?你们跟随师父修心,如果再去看那些不该看的版面,你们就是不好好修心的徒弟。如果有人说我看了之后是为了批判,我告诉你们,这个人是一个没有境界的人,会被世人所唾弃。那些是最肮脏的东西,是最为人耻的东西,不能看的。想想看,一个人身体最肮脏地方在哪里,喜欢这种地方的人,是不是肮脏的人,畜生爱这些事。

所以学佛人必须要离开尘埃的境界,成就清净,离欲梵行,离开你的欲望。梵字就是真正相信,真正地来修自己的行为。戒行具足,你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有戒律。佛法讲“以戒为本”,所以你必须要戒,而且要具足,就是要全方位地戒,把你的思想、行为、语言全部都要戒,这个人才能进入二地菩萨的修行领域,即刚刚进入二地菩萨修行的领域。

很多人说我以后要到菩萨界去,能上去吗?现在师父把目标都给你们指出来了,要你们自己去修,能否修上去是你们自己的事情,这要看你们自己修不修了。大浪淘沙,有些人坚持不下来,自动淘汰了;有些人因为品行不端,自己退出;有些人自己没有进取心,没有信心来改变自己身上的毛病,退却了;真正修得好的人,心中有佛,真正照着佛菩萨的路走,就会排除一切困难勇往直前。 比如,你们都见过船,船头是尖的,这个尖的船头就像一条路,你学佛学法就是这个船,船在一直向前开,你会一直乘风破浪,把水全部排到了两边,这个犹如学习佛道一样。如果这个船头是平的,你说有多少阻力?学佛要找到一条真正的佛路,就是佛菩萨的道路,你才能勇往直前。


(三)
佛经上讲,一切佛法修学,要依十善业作为学佛的基础。师父曾经给你们讲过十善业,二地菩萨是用十善业来自利利他,十恶业今天就不重复细讲解了。十善业即: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、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

修行人必须先修十善业就能如法,就是说只要修学十善业,你就能够找到正法。如,就是找到。如法就是找对了这个法,然后得法,逐步地让你的心变成了清净。实际上忙来忙去,就是忙这个心。你们今天所有的毛病,所有的麻烦是怎么来的?就是因为心不安静,心不干净。如果你们的心能干净一点,就不会出毛病了。

人的许多毛病都是因为心不干净引起的,这就是为什么说:心是造病的根,是祸,是造毛病的根源。所以说,心定治万病。有心病的人,哪怕身上会有一万个病生出来,只要心定,也能根治。有一个人生癌症了,家人决定不告诉他,对他很好,让他自强,结果这个人的癌症好了。另一个人刚刚发现怀疑是癌症,家里人就告诉了他,说很可能是恶性的,但是现在还不能肯定,结果这个人一个星期后就死了。这就是你的心造成了你的业,你的心死了,你的人就会死。心永远不要死,你的人才能活得有意义。

(四)
首先要超出欲界的垢染,超出欲界的垢染就是你的境界要超出欲界天,就是要超出人间污垢的染著。人修到一定程度就修不上去了,是因为境界提升不上去。那么境界怎么提升呢?给你们讲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听,你们就知道境界是怎么提升的了,你们现在为什么不随地吐痰了呢?你们过去为什么会呢?这就是境界的提升。是怎么提升的呢?是境界上升到了一定的程度,自己知道做一个人不能随地吐痰,做一个人要爱护卫生,这是一种内涵的境界的提升,慢慢地你自然地就不随地吐痰了。你说这境界是怎么修的呢?看得见吗?摸得着吗?境界的提升是看不见、摸不着的,只有靠你自己慢慢地悟,慢慢地去修炼。为什么有些人碰到一点事情就忍不住上窜下跳的?为什么有些人又很沉稳忍辱精进?这就是境界的不同。境界高的人,就是指着鼻子骂他,他也只是笑笑而已,一句话都不讲。

为什么会成为十地菩萨?因为也是一层一层往上升的。你的境界越高,就升得越快,你的境界越低,就升得越慢。犹如人间,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,不同的人做事会有不同的反应,这不同的反应就代表着不同的境界。

发心修学声闻缘觉菩萨,是圣者的出世修行境界。圣者就是圣人。知道为什么在声闻道和缘觉道的菩萨获取阿罗汉果位后,不是太多的圣者会下来救人?因为他们下来后怕万一回不去了,就会再重新落入六道轮回。第九法界的菩萨界和第十法界的佛界他们发愿下来救度众生,他们的愿力大,但菩萨界的菩萨下来救人也是冒着回不去的危险,但是菩萨界的境界很高,哪怕是冒着回不去的危险也要下来救人。只有佛下来了,永远不会在人间沉沦,不会落入六道轮回。因为佛是大彻大悟者,是无上正等正觉。


源于《白话佛法》第二册33.离欲梵行,成就佛性

評分

參與人數 1紅利 +25 激情 +50 收起 理由
rongssss + 25 + 50 很給力!

查看全部評分
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3-27 04:56 | 顯示全部樓層
太陽光大、父母恩大、君子量大、小人氣大。
     
   《白话佛法》学菩萨道,行十善业,成就善果

(一)
二地菩萨要更加坚固地上求佛道。二地菩萨要以佛道为上进,发菩提悲愿,度化众生,就是向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继续以十善业自利利他。希望你们把十善业好好地再看看,要学佛菩萨,首先要做到十善业,做人也必须要学十善业(身口意)。

要用原本清净的光明心,继续用正直、柔软、纯善、不杂、调伏,就是要用非常光明的心地,调解和降伏你心中的业障。你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业障,要把它降伏,自己来调解。比如,今天被罚款了,就要想:都是自己不好,已经被罚过好几次了,这乱停车的恶习就是不改,这次被警察抓住也是活该,以后一定要多当心,一定不能乱停车了——调解了吧。要降伏自己的瞋恨心,被罚款你们说恨不恨啊?心里舒服不舒服啊?调伏就是来调解你的心,让你的心不要有恨意,心里的压力要靠自己来调解。

二地菩萨就是调伏、柔顺、正直,要寂静。寂静就是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安静下来,能安静下来你才有资格做菩萨,你什么事情都静不下来就做不了菩萨。还要广大,静下来之后,心要广大,要无边无际,要容纳四海, 所以有句话叫“海纳百川”,就是大海能容纳任何河流里的水存入大海,就是肮脏的河流到了大海也会变成干净的了,所以说千条河流归大海。就拿你们这些在座的人来说,你们身上有没有毛病?如果师父把你们身上的毛病不加严责,是师父不对,严责之后,等于替你们洗干净,师父还是让你们海纳百川,这个海就是佛海。


(二)
你们要深知十不善业(师父曾经讲过,十善业和十不善业),十不善业就是做的不好的业,十不善业也叫十恶业。十恶业能令众生堕落三途恶道。三途恶道: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如果下去了就惨了,是很难上来的,受苦无穷,也被称为生死苦海的众生。我们要有可怜之心,要可怜他们,师父现在是不是在可怜他们,多少人在地府,多少人在地狱,师父教大家把自己过世的亲属都往天上超,往阿修罗道超,往人道中超,是不是在救众生呢?不但救人,连鬼都要救,他们都很可怜的,和你们闹,向你们乞讨,都是为了能上去,你们不要怕,没有什么可怕的,好好地救度他们,好好地帮助他们,其实人只要一离开肉身就叫鬼,只有你的灵体能够上去,人之上是阿修罗道,再上去了就叫天人,但是还是在六道里轮回。


(三)
二地菩萨要发出利益心、安乐心、慈悲心、怜愍心、摄受心、守护心、教化心⋯⋯这些都是二地菩萨需要做到的。要很严格地要求自己利益众生,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大家好,这叫利益心。安乐心就是每一天要做很多的事情,而且每一件事情都要对大家好,要自己快乐,让他人快乐慈悲心就是看见谁都要可怜。怜愍和慈悲是有区别的,怜愍是具体的指某一件事情,怜愍是指这个人很可怜,生怜愍之心,而慈悲心里面也包含怜愍心。摄受心就是把自己的心摄住来承受压力。摄就是集中,集中来接受,来承受。守护心就是要守护这个道,守护这个法门。今天你们跟师父学了这个法门,学了这个道,就要守护它。教化心就是教化众生,去教育帮助他们,去感化他们。心心念念都希望自己成为教育众生的力行者,我的心,我的念全部都是帮助人家,教育人家成为菩萨,这样你自己才能成为菩萨。就像一个师范学校,学校的老师希望把学校里的学生都能培养成为一个老师。

教化众生从善自成,让众生诚心诚意地去做善事。恳切利益众生,恳切就是非常诚恳地,非常迫切地去帮助他们,去利益他们,救度他们。例如,师父有诚恳心帮助你们,你们是师父的徒弟,哪怕得罪了你们,师父也毫无怨言,因为师父对得起观世音菩萨,哪怕你们离开了我,不理我,我都要讲你们,不管谁有毛病,如果师父不讲就是师父不良,为师不真。永远要记住师父就算是找你们身上的毛病,也是为了让你们明白知道自己过去生中的恶习,然后帮助你们改过消除业障,否则你们来跟我学什么啊?要用自己最清净,非常清洁干净的心来增长、加强、巩固、扩大自己度化众生的大悲愿。你们一定要度化众生,必须去救度众生,不然就修不到菩萨界。


(四)
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就是不懂得慈悲,不会慈悲众生的人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。要明白烦恼来自于不合理的愿望。如果你的愿望不合理,接下来就是给自己惹来了烦恼,明明做不到的事情非要去做,你的烦恼就来了。明明这个人不喜欢你,你非要去追求,你这不是给自己增加烦恼吗?

所以世界上一切现象均是我们的牢狱。你看见的现象实际上就是束缚自己的牢狱,就是监牢。你看到的东西你去喜欢了,就被它束缚住了,对不起,你就等于进了监狱。比如,你看见人家抽烟,你也去尝尝,吸上瘾了,就很难戒掉了。又如你今天去赌场,赢了几百块钱,接下来你就进了它的牢狱,成了它的奴隶,进去了之后,逃都逃不掉。

已成人身,又作邪恶行,你本来已经是人了,又拼命地去做邪恶的事情,就好像一块很干净的珠宝浸泡在粪土里,拿出来就是臭不可闻。菩萨说“人身难得”,做一个人多不容易啊,你做了人之后,又去做坏事情,你就是世上最愚蠢的人。

师父今天就讲到这里,下一次接着给你们讲二地菩萨的法力,也就是二地菩萨的功能(能量)。


源于《白话佛法》第二册34.学菩萨道,行十善业,成就善果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4-3 01:48 | 顯示全部樓層
太陽光大、父母恩大、君子量大、小人氣大。
本帖最後由 青莲 於 2025-4-3 01:51 編輯

  《白话佛法》提升人的境界,修炼菩萨之光


(一)
今天先给大家讲一讲人的境界是怎样进入色界天的,这是很重要的。其实,这些都是修到一定程度的境界之后,所产生的一些物质性的变化,按照现代人来说就是器质性的变化。很多人都知道修炼是用气场来修炼的。比如,坐禅、念经等,实际上都是修的一个气,如果真的修到了一定的境界时,连这个气都不要了。又如,在生活中,如果这个人没有气,并不是指你的呼吸没有气,而是说人本身带有的欲界的那种气,是生气的气,是发脾气的气。如果这个人不发脾气的话,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像菩萨一样。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因为这个气没有地方走,所以当不开心时,它一定要发出来。这个气修到后来,随着境界的提升,连这个气都要没有。

修炼到一定程度时,身体中就会生出一种拙火,这种拙火可以通身体的经络,很多人修炼修到最后阴气太重,就是缺少这种拙火。当一个人阴气太重的时候,就容易生病,身体感觉不舒服。如果整天跟阴界打交道,就会看见很多阴界的东西,而且会越看越多。

师父告诉你们人身上必须要有一种拙火,就是一团光。这团光很重要,这团光走到哪里就能通你哪里的经络,因为这是一团光,变成一团火,然后火再通经络。而你的气是不通脉的,是打不通脉的,你的经络和脉点被气堵塞了,就是人常说的“气郁不通”。经络不通实际上是心气堵塞,气可以经常堵塞你身体很多的部位,包括你的血液,血管等。这就是为什么当人生气时,你的身体会不好,不舒服,如果你的气用得不好就会发生意外。如很多人修炼气功,修不好一下子走掉了,还有的人修炼气功不当而走火入魔。所以修炼气功的人稍不当心就会腿脚出问题,或忽然之间脑子夹住了,脑中风,或者修炼到后来身上会长出很多东西。


(二)
告诉你们气可以堵塞你的经络,所以不能炼气,而要通脉,要炼一种光,其实就是光和热。这个能量就是在学佛当中,师父教你们要注意的一种气场,也就是拙火。拙火可使你的脉变成红色,因为这团火在通你的脉之后,你的脉就会变成红色。很简单师父带你们拜佛菩萨的时候,你们的身上是不是感觉很热?这就是通你的经络了,师父不是一种气,完全是一种光。过去时代我们讲的都是原子能,而现在讲的是光速,是分子结构,也就是说原子已经不能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了。就像西方人治病,只要能看得到的东西都能帮助你开刀解决,而中国人讲经络,能看得见吗?但是它是真的存在的,所以中国人治病,是治标治本一起解决。

当你们修炼到一定程度的境界时,其实身上就会出现一种热量,而这种热能可以通过你的气脉变成红色,然后变成清净,这种热能会让你安静下来。举个简单例子,你们跟师父一起拜佛菩萨,空调照样开着,而浑身却感觉很热。平时人热的时候,很容易发脾气,很容易不开心,但是为什么在拜佛菩萨的时候,你们站在那里却很安静呢?是因为你们本身内含的能量出来了,这种能量体能贯通你的全身,这个就是学佛念经之后,我们所需要的一种光能。比如,在很黑暗的地方,你把火一点,是不是就亮了,这个火是不是一团光呢?也就是说开始的时候先要修自己的拙火,修自己的能量体,而这个能量体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变成一团光,是红色的光,而且很温暖,当充满全身经络的时候,身体会产生一种光,这个光是光明之光,这个光是清净之光。比如,你在那里又急又跳发脾气,忽然之间看见一束光过来了,感觉是观世音菩萨来了,你就会马上安静下来了。菩萨就是光,这个光照耀万丈,这个光能让你冷静下来。太阳的光也能照耀万物,但是这种光,这个能量体有阴有阳,所以到了晚上就没有了。

如果当你修炼出这种光之后,它是24小时永远在你的身上流淌的,它可以帮助你打通经络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修心有正念的人不会生病,不会走火入魔,而心念不正的人就容易走火入魔,同时容易生病。


(三)
师父是从物理角度给你们讲解,从气质上给你们来讲,当你能修出这些拙火时,你的境界就等于进入了色界。大家都知道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进入了色界天的境界,自己能够控制住自己,能让这个光芒浑身走动,而且永远照耀着你,这个光是怎么来的呢?就是修心、念经、做善事、做功德等等。一个人做的功德到了一定时,拙火会自然发出来,用佛光控制自己的欲望,用佛光消除自己的贪瞋痴。拙光可以解释为灵性之光和身外之光,就是说当这个拙火形成一种光之后,实际上就是你身上的灵性之光,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修到一定的境界时,头上会有光环。

师父现在给你们讲高层境界就算你们到了色界天,到了色界天之后,要懂得乐爱、法味和光明。乐爱是快乐,充满着慈爱。法味是完全遵照菩萨的佛法三昧在走,在运作,就是你做的事情都是菩萨做的事情。光明是因为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菩萨做的事情,而且都充满着慈爱,自己又感觉很快乐。什么是光明?有了光才能明亮,才能看得见。没有光怎么能有明亮呢?是靠自己的光来点亮的。


(四)
简单的给大家讲讲无色界天,无色界天是空性体,就是空性的天,连灵体都是非常非常的干净。很多人说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为什么可以带业往生?那么做恶业也能上去吗?这个带业往生讲的是这个人曾经造过业障,或者犯过罪。现在修行,忏悔罪业,才能带着很轻的业往生。比如,曾经伤害过人家,而现在改过了,一直在修心念经,做善事,等到他要走的时候,是带着很轻的业往生。犹如一件肮脏的衣服,虽然洗过好几次,还留有印记,但是这件衣服还是干净的。菩萨慈悲,带业往生,是带着这种很轻的业往生,而不是当你明白道理后继续造业,等到死的时候,才忏悔,这样是上不去的。这是个概念的问题。佛法讲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,为什么因果报应如影随行,而且现在是加快的报应,就是这么简单。

就算一个人的灵性到了阿弥陀佛的境界,但是在这个灵性当中会有一些你过去做错的事情,比如,你过去杀过生,或诬蔑人家把人家害死了,这种业障也是跟着你的空性体进入你的灵体。犹如一朵白云就是你的灵魂,忽然来了一点点乌云进入了你的白云里面,在你的白云当中时有时无,这个比方就是你的整灵中的分灵体是有罪业的,但总体来看还是一朵白云。科学家有做过试验,在天空拿一点云分析,里面是微小的水珠,但是这些物体都是有分量的。这个黑的乌云就是你的业障进入了你的白云里面,就加重了你的分量,而且这块乌云时隐时现,也就是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,八功德水里去洗,洗干净之后,是暂时的没有黑的东西,但是过一会儿慢慢地颜色又出来了,明白了吗?

当你内心有污染,在八识田中有业障时,永远都洗不掉的,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洗掉,就是你彻底大彻大悟了之后,脱离了六道轮回之后,全部修学佛法的时候,你才能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地彻底地干净。但是,是很难的。就像你们曾经做过坏事,现在能不能忘记?你们学佛之后,只要想起来就会很恨自己。就像许多网友说的我跟随台长学佛之后,才发现自己身上有这么多缺点,自己怎么做错了这么多事情呢?做过的错事连提都不敢提,这是为什么?是因为他自己感觉到了自己身上业障的存在,才会这样去感悟的,但是很多的人还在造业,旧的没去,新的又造了,怎么能洗得干净呢?



源于《白话佛法》第二册35.提升人的境界,修炼菩萨之光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4-10 13:56 | 顯示全部樓層
知識要用心體會,才能變成自己的智慧。-靜思語-
本帖最後由 青莲 於 2025-4-10 13:57 編輯

《白话佛法》用纯善的心和菩萨心融合一起 (第二册36.)

(一)
师父继续给你们讲,当进入空性体之后,师父把它比喻成一朵白云,这朵白云干净的时候,就是空性体,你摸一下能感觉到是什么东西吗?感觉不到,但是能看得见,就像我们站在庐山上看见一朵白云过来时,你就看不见对方了,你想把云驱散,是不能驱散的,等到云一过什么都清楚了,这就是空性体。但是空性体是靠光点凝聚起来的,这么多的光点是怎么来的呢?是你做的善事,积的功德。功德越多,这个空性体就越干净。如果灵性外面没有很多的功德注入到你的云里面,这朵云在天上是看不见的,你做善事,做功德,救度众生就会有不停的光点凝聚在你的这个云层里面,这时你的这朵云,是一朵很漂亮的云,能看得见,却摸不着,但能感觉出来了。所以灵性到了后来没有肉体就是这样的,就像《西游记》里妖怪要来的时候,出现的是黑云。菩萨来的时候,是踩着祥云。《西游记》里在菩萨还没有看见之前,先是一朵祥云,过一会儿在祥云之上菩萨出现了是云彩聚起来的。

师父让你们学的就是怎样把这些光点聚集起来,和宇宙的光点融合在一起。宇宙的光点是天然的,这个宇宙本来所拥有的和它这个光点融合在一起,这种状态是光和光的相互映照。比如,观世音菩萨的心是那么的善良,我们的心也是这么的善良,你跟观世音菩萨心连心,就能接受到观世音菩萨的气场。如果你的心是多么的肮脏,良心是多么的坏,那你能接受到观世音菩萨好的气场吗?所以光和光要相互对称才会越聚越亮。搞舞台的人都知道,一个白光照在舞台上,如果另外一个深色的光,照到同样的位置上,这个位置马上就暗淡无光了,没有亮光了。

(二)
大家一定要记住,这个光就是把自己这个心中修炼出来的佛光和宇宙之光合在一起,接下来就会出现奇妙的现象,所有的佛菩萨就在天上显现,而这个天就在你的心中,因为当你的自性之光、佛之光和天上的宇宙之光合在一起时,你的眼睛、你的心就能看到天上的佛菩萨,因为他们的光照耀着你的心。

举个师父常给你们举的例子,你现在是小学的水平,怎么可能见到教授呢?等到你大学毕业之后,再学更高的学位时,自然是天天跟教授在一起了。也就是说等你修到菩萨的境界时,你自然就能看见菩萨了。道理很简单,如果天天跟思想境界很高的人在一起,你的思想境界也会跟着提高。反之,如果跟什么都不懂、什么都学不会的人在一起,你能学到什么?

把佛菩萨的光传入你的身体,当你的光和天上佛菩萨的光合在一起时,就是把佛菩萨传入了你的身体,就像流星一样进入了你的内灵。什么叫内灵?内心潜在的思维叫内灵。什么叫外灵?外灵就是表面现象的思维。一束一束的光就像流星一样的进入你的身体,进入你的内灵,你的内心才会亮,只有内灵亮了之后,外灵才会亮。比如,一个小小的灯芯,你刚点的时候,就是内灵,当火烧起来的时候,就是外灵,灯点亮了,外面看见的都是火光。所以等佛光进入你的内灵之后,你就变成了虚空的光,你的身体就变成空的了,这就是无色界光的境界。

(三)
师父现在给你们讲的只不过是无色界天物质的东西,还没有给你们讲内涵的东西。如果当你的境界修到无色界天之后,有了这个基础,你就可以向声闻缘觉道修了,然后就超出了六道轮回,就是涅槃。很高境界的佛菩萨才能涅槃。涅槃是直接进入佛的世界,也就是第十法界,即佛界。

学佛菩萨,是学不同果位的佛菩萨。如果你们专修三地菩萨,那你以后走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得三地菩萨的果位。不是你要得十地菩萨的果位,而是一定要一地一地的往上修。如果你在人间修的是三地菩萨,等你走的时候,如果境界到了三地菩萨,就可以直接得三地菩萨的果位。就像我们人间的士兵学校和军官学校一样的,你学的是军官,毕业以后就是军官,你学的是士兵,毕业以后就是士兵,是看你在人间的修为,要看你们怎么修了。

(四)
上一次给大家讲了二地菩萨,今天再补充一点,二地菩萨是清净和戒行成就,二地菩萨是很安静,很干净,严持戒律。戒行,你们守戒了没有?不能做的事情你们做了没有?不是我不犯罪就是好的,不犯罪是最基本的条件,曾经给你们讲过十善业道和十恶业道,这个恶业道本来就不应该有的,你们不但不能做恶业,还要做十善业。

二地菩萨是以十善业自利利他。众善奉行,诸恶莫作。而诸恶莫作已经不是守菩萨戒了,诸恶莫作是人本来就应该具有的基本条件,难道做人就可以做恶吗?绝对不能做。二地菩萨是戒行成就,就是戒了,戒到最后成功了。你要想成为二地菩萨还要有一个清净的心,就是你的心,你的良心和本性都是清净的。   

如果你想做二地菩萨,首先要寂静,很寂静,还有要善良,记住在“善”字前面要加一个字“纯”,即纯善,这个善是纯洁的。很多男孩子或女孩子,想追求人家,在人家生病的时候假装很体贴,你们说这个是纯善吗?这是有目的的善,但是当在帮助人家的时候,帮着买药,帮着做事情等,他是不是善呢?是的,但不是纯的。

“质直柔软及堪能,调伏寂静与纯善,速出生死广大意,以此十心入二地”,就是说人的本质要柔软,但是要正,叫质直柔软。你们现在学的都是菩萨道,菩萨的本质要很直,要正直,性格要柔软、调伏。由于二地菩萨的愿力、念力,还有智力,智慧要有力量。如果你有念力,而智力不足,也达不到二地菩萨的境界。然后要有福德力,福德力就是这个人要有福德,要有福气还要有道德,这也是一种力量。

(五)
学佛菩萨,首先要能安静下来,你们虽然接受师父的开示没有多长的时间,但是你们的气质都在变,境界也在提升,第一,话很少;第二,人很平静、安静。因为贪得少,就会平静,贪得越多的人,心就不净。菩萨是无所求的,越来越成熟的二地菩萨,信心是走向寂静和纯善,然后脱离生死之道。

二地菩萨能不能在人间修?当然能在人间修,你们现在所有的人都能修。比如,你们今天做任何事情都不想,很寂静,心里很善良,而且是纯善,什么要求都没有,你就已经进入了二地菩萨的境界。唯一可惜的是你只进入二地菩萨境界的十五分钟、半小时、一个小时,而不能持久,只要你们一离开这里马上就进入了人间,对不对?你能保持,你就是菩萨,你能保持这些纯善,你就是二地菩萨,道理很简单。超脱生死,就是当你完全明白道理之后,不会去想我是怎么生的,也不会害怕将来会怎么死。开悟了,就是菩萨;不开悟了,就是一个凡人。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4-19 02:42 | 顯示全部樓層
無法承受後悔者,也無法面對自己的人生。
本帖最後由 青莲 於 2025-4-19 02:47 編輯

   
   《白话佛法》放下烦心,找到正觉(第二册37.)

(一)
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人活在世上,劫难就不会离开你的身。真正弘法救度众生的人,不是把自己打扮成像菩萨一样,而是做一个真正有肉有灵的人,如果灵魂战胜不了肉体,他就是人。如果他的灵魂很纯洁,能够战胜自己的肉体,他就是一个神。因为他不被自己身体的欲望所控制,反而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,这是修心到一定境界才能做得到的。如果你被自身的欲望所控制,那你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。比如,你很饿的时候,看见那些海鲜,但知道自己是吃素的,这时能否控制住自己不动心,不吃。又如,明明你的身体不好,你能不能控制住吃对自己身体不好不该吃的食物,不吃,道理都是一样。

学佛很重要,学的是心,学的是精神。修心就是把身上的那些不好的习惯,贪瞋痴都要改掉,修心就是要把过去做过的事情全部忘记,忘记是最好的事情,犹如一台电脑,要把病毒和不好的文件抹掉一样。如果真的能把过去所做的一切事情全部忘记,你就成功了。人的毛病就是:人家对你不好,你忘记不掉;人家对你好,却记不住。如果人活在世上不懂得修心,不懂得做人,就像一台机器——任命运摆布。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修心,就是一个很粗俗的人。

今天给大家讲讲觉性,觉性就是人的本性,人本来具有的性叫本性。看得见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的佛性,就是觉性。也就是你看见了这个人身上本来就具有的本性,就是觉悟的本性。

(二)
给大家讲一讲“根本智”,根本智就是这个人的智慧是他本来就有的,这个智慧是菩萨的智慧根本智要无念,如果没有念头就会得到真的安静,一个人真正的安静,不是说你坐在那里就能安静。你坐在那里念经,你的心能静得下来吗?如果定不下来,就不是真的安静。真的安静是坐下来后没有念头,叫无念,无念才叫真正的静。如果能真的安静下来,就是涅槃的基础。涅槃就是不生不灭,就是明心见性,涅槃是梵语,是灭度、灭烦恼、灭生死,只有脱离烦恼和了脱生死才能得到真正的寂静,众苦永寂,具有不生不灭,就是这个人没有生也没有死,永远没有灭度的,即成佛

为什么要闭关闭关就是让这个弘法的人安静,不要受到世俗的侵袭。真正救度众生的人才称得上是菩萨,菩萨是不怕自己受苦去救度众生的,真正的菩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;如果自己只知道保护自己,不肯去救人家,这个人永远成不了菩萨。

要舍去一切浮动的心如果真正安静的人,一切浮动的心都要舍去。浮动的心就是心动荡不安,就像工作定不下来时,你说你的心浮不浮啊,心能定得下来吗?担心自己的孩子能否考进好的学校,这个心浮不浮啊?……所以要去除一切浮动的心,才能真正的静下来。心不安定是因为没有智慧,不知道自己是在学观世音菩萨,是在学佛。学佛可以改变自己的一切,只要坚定信念就不会有浮动的心。要把你的心安定下来,只有真正的相信才能安定,相信观世音菩萨一定能救我,才能把自己浮动的心克制住。

(三)
涅槃是真实性的体,当一个人能够做到涅槃了,他是真正安静的体。涅槃是脑子里完全是空的,这个涅槃就是你真静的体。真的静就是要舍去一切浮动的心,去除身体上的傲心、慢心,即傲慢之心;要去除尊贵之心、分别之心。尊贵心就是自己感觉很尊贵,分别心就是看见人家不如你,就看不起人家。比如,人家经济不如你,就瞧不起人家;如果人家比你有钱,就嫉妒人家等等。你们不能有任何的分别心,不能有嫉妒心,嫉妒心也是一个毒,因为人的嫉妒心是与生俱来的,是生出来就会有的,是六道轮回的产物,因为有了嫉妒心,才会有六道轮回。如果你到了菩萨界,脱离了六道轮回,你就不会有嫉妒心。还有争斗心也要去除。

为什么要忏悔因为忏悔能消除业障。修心的人要没有道理,才是道理,而有道理了,就没有道理了,这就叫辩证法。经常说自己错的人,这个人永远不会错;经常说自己对的人,这个人就经常有错。是人就会有错,做错事情没有关系,要懂得忏悔,要懂得道歉,然后改过,这样就会把自身的毛病改正,境界提升。人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,总是找一大堆的理由,来掩盖自己的过错,做错事情就是因为没有好好修心造成的,现在学佛修心了,就必须改正。过去的让它成为过去,不要死死的把它拉在身上,还咬着牙说:不对,因为我怎么怎么的,就是因为不想承认自己的错误,才会把这些不好的东西永远带在身上,而后造成自己永远的失败。

有一位老人家就是这样,把自己过去所有的事情都带在身上,想起来就恨,这个“恨”给她带来的是一身的病,这些病是怎么来的?80%来自于她的孩子,因为她有一个不孝的孩子,想起这个不孝子就会非常的生气,非常的难过,非常的恨,最后就造成这位老人家一身的病痛。但是,她身上这 80%的病痛也是她自己造的,是她自己背着不肯放下,如果能把这个包袱早一点甩掉,自己的身体会这样吗?要知道生气伤身啊,而且是在伤自己的命啊。千万不要生气,一切都是欠的,都是因果,前世你欠孩子的,今世就得还,而且要没有任何条件的还债,要还得开开心心,要把自己松绑,要把自己的包袱彻底地放下。

(四)
所以要把自己的欢喜心、哀伤心、求财心、争斗心、嫉妒心、分别心、尊贵心、傲慢心等,几乎所有的烦心全部都要去掉,你把这些所有的心都不要了,让它们全部倒下来。有一尊佛菩萨叫卧佛,你们知道佛的一个动作代表着很多层意思吗?就是这位佛菩萨,把所有的心全部抛开了,当你所有的心都在的时候,你是不能涅槃的,卧佛的这个姿势就是达到正定涅槃,开悟、醒悟,达到了妙觉定。妙就是最终觉,就是达到了最终的觉悟。

有四种:第一种是始觉,始觉就是刚刚开始觉悟;第二种是相似觉,相似觉就是好像是觉悟了;第三种是随分觉,随分觉就是随着缘分来慢慢地觉悟;第四种是究竟觉,究竟觉就是你最后明白了之后才觉悟了。

这四种觉也是人的四种转变:
1. 始觉,刚刚开始的感觉,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从来不会想到父母会死的,等到妈妈过世了,才知道原来妈妈也会死掉的,这个就叫始觉。

2. 相似觉,我和你受的苦是一样的,我跟你的福气也是一样的,慢慢地通过感情交流,觉悟了,好像我们俩有缘分。相似觉是过去的一种缘分。

3. 随分觉,就是随着缘分来慢慢的觉悟,随着缘分的不断增加,慢慢地觉悟了。师父讲这个也叫慢觉,因为你碰到了、遇到了你们的师父,你才开始觉悟。应该主动地去抓住这个觉悟,去追求这个觉,而不是慢慢地觉。

4. 究竟觉,就是最后终于觉悟了。最后终于觉悟的有年轻人,有老人,不是最后终于觉悟了,就一定是老年人,觉悟不在年龄的大小,你只要明白了人生的道理,宇宙的真相,你就觉悟了。如果一个很年轻的人,忽然之间觉悟了,他就是一个菩萨了。为什么出家叫遁(顿)入空门?就是顿时明白了,进入了这个空门。空门就是什么也没有的门,因为这个有色世界本来就是空的。

評分

參與人數 1紅利 +25 激情 +50 收起 理由
rongssss + 25 + 50 很給力!

查看全部評分
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4-26 00:34 | 顯示全部樓層
不要小看自己,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。-靜思語-
本帖最後由 青莲 於 2025-4-26 00:37 編輯

   《白话佛法》学习先有觉,才能知道悟(第二册38.)
(一)
灵魂进入了人的躯壳之后所有的感知叫初发心,即刚刚开始的心叫初发心。佛性就开始运转了,开始运转之后就是始。始觉开始有境外觉、内觉和直觉的递定。境外觉就是你对外面的感觉;内觉就是你灵魂的感觉;直觉就是你自己灵魂和肉体直接能感受到的称之为觉。别人给你讲话,一个动作能让你有一个直接的感觉,这个就叫直觉。相应到宇宙的本初,就是说当你的境外觉和内觉,再加上你的感觉正觉,相应到了宇宙的本初,就是这个地球的本初,人的良心本性适合这个宇宙的时候,就会产生一种最原始的本性,最后达到圆满无上正等觉。

师父给你们讲过要先有觉,才能悟,当你不觉的时候,是永远悟不出道理的。当你感觉到这个人好,你才悟出这是一个好人。当你感觉这个人是坏人的时候,是先觉,而后再悟,所以叫觉悟。而一般的人之相,是不觉。一般的人所感觉的东西叫人相,而一般的人是不觉。什么相的人是不觉悟呢?例如,我们说人都要追求和平,而世界上天天都有打仗,你们说这些人觉悟吗?人追求的是和蔼可亲,要以善待人,有些人看见人就讨厌,如果天天这样做人,人就会变。如果天天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,知道抽烟对肺不好,还要拼命抽,这叫不觉,所以真正有觉悟的人,才称得上是觉悟者。

(二)
今天给大家讲三地菩萨,师父先把三地菩萨的境界告诉大家,三地菩萨也叫明地。明地,“随闻思修照法显现,故名明地,以加行智断心迟苦闻思修忘失无明尽,证胜流功德忍波罗蜜为增上”。

随闻思修,是随着你的见闻、耳闻、鼻闻等等,此地菩萨是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会思考,然后佛法自然显现,然后什么都明白了。三地菩萨是闻觉知,是闻后先会感觉,你们可能会问师父不是要空吗?还要去感觉吗?你们搞错了,这是境界不一样,这个空是指在人间学佛让你们空,而现在给你们讲的是三地菩萨。随闻思修照法显现,就是当你的正思维产生了之后,明白如何修正。就是把人间的一切所有的善法、做法,全部都可以显现和对照,自然就知道什么是好,什么是坏了。

三地菩萨可以看出人间的一切好和坏(这不是指人间认为的好坏,而是上升到用佛智慧的理念),会立刻显现出来和明白,故名明地。智断心迟,让智慧能够判断和理解你的心。“迟”在这里讲的是心地稍有一点不正,你的智慧会立刻断定你心中的正和不正,也就是宇宙空间任何事情和道理菩萨都知道。

修忘失无明尽,修忘就是修掉你所有不好的事情,三地菩萨可以把人间的所有的东西,经过他的大智慧,全部看穿,完全明白道理。证明已经胜有的功德,“胜”在这里是指拥有的意思。证胜流功德,就是你的功德全部有了,就像一个人没有欠债的时候,挣来的钱全部都是自己所拥有。当你欠人家钱的时候,你赚来的钱要先还给人家,而你不能拥有。

菩萨为了忍波罗蜜为增上,就是为了到达彼岸,为了能够提升境界,什么都可以忍耐。“增上”就是把任何不好的东西,都看成是一种增进你上进的缘分。人家骂你,你很开心,锻炼你的耐心;人家打你,你也很开心是在消孽障,把自己的思维全方位地转变成增上缘。

自此以前三地,总修大乘三摩提。救度众生就是修大乘佛法,因为前三地菩萨(初地,二地,三地)是修大乘的三摩提。三摩提是断阐提不信习气。


(三)
一个人能定下来就是禅定。就是在禅定的时候,把所有的妄念、杂念都要去掉,但是在坐禅的时候你的脑子能不能空?是很难做到空的,而前三地菩萨,把禅定都要断掉。

比如,你心里有一件很难过的事情,自己告诫自己不要难过,想想师父教我的话,让自己的心定下来,定,定,定……实际上你在定的时候,因为脑子里有这些事情,你不能定下来。就像有些人说我要忍耐,我要忍耐,其实,心里越想忍耐的人,是越不能忍耐的。真正能忍耐的人,不用想,就能忍耐下来,不要克制,自然就能克制,这是平时修炼所为,真正的禅定是连禅定都不要,都是空的。

障方便生死果报,障就是障碍、阻碍,方便生死果报就是有生死果报,障生死果报,就是阻碍住,障碍住生死果报,就是没有生死果报了。生死果报是正常的,现在在前面加一个“障”字,就是把它堵住了,没有了。得大净果也,就是得最大的干净的果报。这个生死果报没有了,就是脱离六尘,就换来了大净果。去除那些低劣的果报,修正思维、行为中的误区,而获得一个最干净的果报,叫大净果。

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只能给大家讲三地菩萨最初的境界,具体的有关三地菩萨下一次再继续给大家讲解。


源于《白话佛法》第二册38.学习先有觉,才能知道悟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
8

主題

260

帖子

1219

積分

十年一日

Rank: 5Rank: 5

最後登錄
2025-4-27
 樓主| 青莲 發表於 2025-4-27 12:22 | 顯示全部樓層
成功是優點的發揮,失敗是缺點的累積。-靜思語-
本帖最後由 青莲 於 2025-4-27 12:35 編輯

《白话佛法》学会无我,启用自信(第二册39.)

(一)
今天给大家讲念经要用心念,要真信,要切愿,要有真切的愿望,而且还要有念佛的缘分。 念经的时候,念的是自己的心。念佛的时候是自身力量的因,你念佛菩萨就等于念你自己,因为你本来就是菩萨,所以用心加上因,也就是你能用念的心,所念的佛,即用真心来念你所念的经文,“因”能因为念的心而显现,就是说你自己念佛之后,因为你用真心去念了,这个佛菩萨就会在你心里显现出来,就是你心里真正的佛性显现出来了。要用能念的心,去接近你所念的佛,这些话虽然很拗口,但是你们想一想就会知道了。你用心把经好好认真地念,念到后来就会在你心里出现佛,实际上在你心里产生的是一种佛光,是佛的光或佛的亮,你的心就会清净。

自己念经的力量加上因为你念经形成了与佛的感应相交,因缘和合,也就是说当你念经的时候把佛菩萨都能念来了,你的因缘就和合了,你以后就能上西方极乐世界或超脱六道轮回,去菩萨界。要拼命地用心念经,念到把自己的佛性念出来,就是说把你的这朵莲花念出来,你自己的心和佛菩萨感应了,你就能上天。如果你念了半天,不能和佛菩萨有感应,你就上不去了。要想上西方极乐世界,在临命终时,要因缘具足,这个因就是你用的心,要真的信,要切愿,真切的愿力,缘就是佛缘,你能用自己最殷切的心去种下佛菩萨的缘,与你和合为一,你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六道之上的法界,佛菩萨会感应,会来接应你。


(二)
无我,就是没有我自己。无我有两种:
1.人无我, 就是人家没有我,人家看不起我,人家不把我当一回事,人家就是没有你,结果就去除你的烦恼。 无我,破烦恼障,破除烦恼的障碍。解释给你们听,为什么无我就可以破除烦恼障呢?因为人家不把你当回事,你就随便了,人家不惦记你,你就不会牵挂人家,你就不会有烦恼。比如,孩子不理你了,你就索性不要理他了,你就没有烦恼了。如果孩子老挂念你,你心中就会老惦记孩子,就会有烦恼障了。不要有我,你就无所谓了,就没有什么烦恼了。

2.法无我,法就是人间的法,人间所有的事情都称为法。法无我,破所知障,就是破所有在智慧上的障碍。在任何的事物上,能保持自己没有我,就是法无我。佛法讲万法皆空,就是说没有法,没有我。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,都没有你,你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。所有智慧的障碍要破除,就是要把人间的这种智能,作为一种业障要全部破除,没有什么聪明不聪明,没有什么智力不智力的。我智商很高啊,我能做什么什么,全是假的,你只要明白万法皆空,什么都是空的,就不会产生这些想法。

为什么很多人修得好就会有感应,而你没有感应呢?感应来自于哪里呢?感应来自于一个人的善业,很多人到观音堂来拜佛菩萨,在求的时候,脑子里有很多杂念,还以为佛菩萨看不见、不知道。如果你的恶念比现在所求的善念大或多的话,肯定不灵,说不定还会有些报应,但报应也可能因为你求佛后会由大变小,但是这个大小是根据你前世和今世所做的业来区别的,虽然讲不出来这个业有多大,但是等报应了之后,就自然知道大小了。比如,老人家身体不好,摔了一跤,脚骨折了。有的人身上长出什么瘤来,有的孩子突然之间得了什么重病等等,这些全部都属于报应,但是报应的大小全部源自于自己所做的业。一个人的善心多了,什么事情都会有感应。


(三)
什么叫染缘?比如,我用染缘把一个人染回来了,这个人小的时候,缘分非常的好,如果和那些不好的孩子在一起,他的善缘就被人家污染了,因此他的这个善缘就慢慢地转向不好。染缘有了之后,这个人的善缘就离开了,就是染到不好的缘,善缘就离开他了;染到好的缘,善缘就来了;染缘染到恶的缘,就是恶缘回来了。佛法讲得很清楚,染缘就是你的一个很好的缘分,缘分会被转换的,染缘要洗刷。

佛法讲听经、闻学佛法要小心,因为在末法时期,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宗教、不同的法门、不同的通灵人、不同的大法师,都会出来救人。但是所有的缘在来救人的时候,它一定会包上一层东西的,让你看不出来真正的缘。比如,很多夫妻是恶缘,但是在谈恋爱的时候,为什么会爱得死去活来,因为在他们恶缘的外面包了一层染缘,这个染缘就是让你看不清真正的缘分,结婚之前谁都没有想到以后会吵架或离婚,到了后来都会变的(缘分变质了)。

师父经常给你们讲的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感应,一个人的感应是很重要的,这个感应来自于你的善缘、善事,如果你没有善心,怎么会有这个感觉呢?给大家讲听闻佛法要小心,因缘晚,就是你的因缘来得很晚,还有学佛学得慢,这些都没有关系,最怕的是走错路,人的生命非常的有限,如果你一条路走错而误入歧途,你是真的来不及了,想再学正的佛法就没有多的时间了。比如,你被别人引导到如赌博等不好的地方去了,如果想回头去好的地方,就很难了。


(四)
修佛要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。就是学佛的人,要有忍耐的心,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耐的事情,要行常人所不能行的行为。要学会静坐常思己过,静坐下来要常常想一想自己哪里有做错的地方;哪怕闲谈都不要去议论人非,就是不要去讲人家的对错,不要去讲人家的不好;学佛人菩提心应该常常发出,就是经常要发菩提心;智慧灯要常加油,你的智慧不经常加油,就会没有智慧,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好好修心,没有智慧的人,才会看见人家好了,他难过,看见人家不好了,他开心。这个加油是让你多念经,多发菩提心,多做善事,多做功德。

信心是明灯,这个信心就是你自己,不是人家,信心有什么好呢?因为你有了信心之后,感觉自己是最可靠的。你们看过许多电影,当一个人搞不清楚时,就会出现两个人物,一个是他自己,一个是他心中的自己,然后他会问心中的自己:“我能做这个事情吗?”然后就得到一个回答:“你不能做这个事情。”这就是心灵的对白。这个心灵就是你们的自信心,就是你们自己本身,要抓住这个心,你们自己的自信心非常的重要。

一个老人家说:“我相信观世音菩萨一定不会让我走的,我要把所欠的债还清,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我相信观世音菩萨一定会来接应我的。”你说这个信心对这个老人家来说重要不重要? 一个念头,一个信心,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。只要有自信心,感觉自己有最可靠的东西,最可靠的是观世音菩萨,相信观世音菩萨一定会帮助我的,你是不是有可靠了?用不着靠人家的,靠自己的信心,求人不如求己。

一个人的自信储藏着丰富的宝藏,要挖掘心灵的宝藏,把好的东西、善良的东西,全部都挖掘出来,用在你的人生将其乐无穷。
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加入會員

本版積分規則

重要聲明: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,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、完整性及立場等,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一切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,非本論壇立場,瀏覽者不應信賴內容,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。論壇管理團隊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,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。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論壇保留一切管理及法律追究之權利。
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搜索

小黑屋|本站規範|關於我們|前進越南

GMT+8, 2025-5-6 19:17 , Processed in 0.256815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